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信息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张瑞革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雪英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故居在会党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会党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安排,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故居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累计接待游客22.7万余人次,实现事业收入357万元。“时代小先生”项目被中宣部确定为“新时代爱国主义创新实践案例”,故居员工获“全国脱贫攻坚优秀个人”“全国最美家庭”,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学习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一、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宋庆龄故事
一是运用新媒体宣传平台,讲好宋庆龄故事。通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微信持续推出宋庆龄文物故事。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先后推出6篇北京宋庆龄故居报送的革命文物故事,近80万读者点击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斗鱼等媒体走进宋庆龄故居,采播《新闻联播》新闻,拍摄《百年历程》《山河岁月:国之瑰宝》《党史上的今天:宋庆龄逝世》《红色西城》等专题片。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出《同上一堂课-宋庆龄的故事》,彰显宋庆龄故居红色基因传承优势。截至11月,故居微信共推出38期65条,17130粉丝,网站共推出新闻50余条、公告7条。
二是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做好讲解接待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宋庆龄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场所等红色资源基地,履行职责使命,发挥平台优势,开发“中共党史中的宋庆龄”“优秀党员宋庆龄”等主题讲座。接待来自中办、中央统战部等单位观众约25万人,讲解(讲座)566场。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报送了“党性教育基地”材料。为北京市纪委廉政项目提供宋庆龄廉洁小故事、对外介绍稿件和相关图片,BTV拍摄宋庆龄廉洁故事专题片通过卫视播出。
三是推进课题研究及生平展改陈工作。故居调研课题“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被列入重点课题。承办我会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举行“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研讨会。深化“宋庆龄精神”研究,总结归纳其定位、内涵、时代价值和意义,形成文字材料,推动“宋庆龄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基本完成宋庆龄生平展改陈展览大纲,宋庆龄生平展改陈立项、更换展区灯具工程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审批。
四是举办各类纪念和文化活动。举办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28周年、逝世40周年敬献鲜花仪式;举办第四届海棠诗会,组织员工合诵诗歌《中共党史中的宋庆龄》。在北京、武汉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孙中山宋庆龄与辛亥革命》文物图片展;举办“永恒的精神,不朽的奇迹——中国抗战时期两大运动图片展”、“第十二届宋庆龄故居海棠文化节暨畅襟斋历史文物与书画作品展”等。
五是持续推进图书史料出版工作。完成《宫崎滔天家藏民国人物书札手迹》出版;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专题展览图集》(第一卷)、《宋庆龄故事——青少年学习手册》出版批复,近日将出版发行;完成《展览图集》第二卷、第三卷,《永远和党在一起》《宋庆龄奶奶的一百个故事》的审校工作。
二、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
一是创新开展“时代小先生”活动。举行第十届时代小先生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清明节前夕举行宋庆龄故居清明节经典诵读活动、“时代小先生心向党”——2021年“在宋奶奶生活过的地方过六一”活动,制作“时代小先生活动10年回顾展短片”,举办“时代小先生活动10年回顾展”、时代小先生“讲党的故事,做时代新人”作品征集活动。在2021年中国童书博览会上,时代小先生发出“书香中国我先行”倡议书,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接班人;举办时代小先生线上夏令营,招募近两百名新生力量,参加周末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开展时代小先生参加北京市管国家级研学基(营)地建设与经验交流会,获得国家研学专项实施成果优秀奖。申报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新时代研学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并于9月成功立项。
二是成功举办线上“上合文化小大使”等青少年交流活动。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开展线上对外交流工作,承办寻找“‘上合’文化小大使”主题征文活动,为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元首峰会的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活动通过光明网开展国际传播,上合国家青年平台积极宣介,共收到来自16个上合组织国家130余件少年儿童作品。优秀作品经过精心翻译,以中文、俄文、英文3种语言在光明网展示和投票,评出18位“上合文化小大使”,网络点击量超过1500万人次。承办“传承红色基因,追寻伟人足迹”——高校青年学生红色之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设北京主会场及四个“云会场”,来自北京、武汉、大连、西安、成都等地的多所高校师生参加活动。举办暑期“港澳大学生文化线上实践活动”。按照中央统一安排,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宁夏彭阳县工作,举办“宋庆龄精神进彭阳”活动,加强彭阳县“时代小先生”示范校建设,向学校捐赠书籍。11月底12月初将举行捐赠。
三是积极推进研究中心专家组工作。组织10名学者参加研究中心专家组课题中期研讨会,交流阶段性成果,讨论2021年度课题设想。筹备课题评审,按照评审工作方案组织外请专家和业务处室开展评审。延续两岸“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项目合作,做好联络孙宋后人亲属工作。在得知孙中山孙女孙穗华女士去世消息后,故居发表纪念文章表示缅怀,使孙中山亲属后人倍感欣慰。
四是高质量完成基金会交办的外事接待任务,搭建对外交流交往平台。圆满完成美国驻华使馆代表米伟德一行、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一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驻华使馆外交官家庭参访团、新加坡驻华使馆、文莱驻华使馆外交官、45名非洲青年走进宋庆龄故居,观看“宋庆龄与中非友好文物图片特展”、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外交部欧洲司组织的驻华使节、文旅部组织的驻华外交官等亚欧美非数十国外宾等外事接待任务,给外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了外交部美大司等有关单位的好评。
三、严守安全底线,做好古建、文物管理保护工作
一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从严从紧原则,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每日统计工作疫情,加强园内消杀,落实体温测量工作。认真落实四方责任,完成疫苗应接尽接。坚持建立健全故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重新修订并全面升级了宋庆龄故居疫情防控人员分流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在东门加设防疫安全岗,组织招募防疫志愿者团队检查确保每一位入园者扫码登记。
二是持续推进“平安工程”项目。完成故居文物库防渗水工程,彻底消除危害文物及国有资产安全隐患;完成武警饭堂5个液化气罐移除和燃气接入改造工程;雨季前完成扇亭防水工程,抢修故居武警营区屋顶漏水,购置防汛沙袋、疏通下水、检查树木山石滑坡情况、清理房顶落叶,平稳度过汛期。完成宋庆龄故居文物大墙修缮工程、宋庆龄故居安技防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上报,经费已获国家文物局审批。完成西广场地面翻修,明年雨季前完成武警营区屋面防水工程。
三是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巡查制度。更换文物库展厅地下排烟口;重新检测办公区气体灭火钢瓶;古建内空调内外机连接线路加装防火保护管;完成中控室、配电室办公区分区隔离;文物库展厅加装排风扇、喷淋头;鸽子房顶更换阻燃材质;拆除西门附属房不规范线路;约谈驻地武警负责人,加强微型消防站启动训练;购置防雨布、沙袋等防汛物资,组织全员消防安全联合演习,更新报送消防档案。建立安全巡查制度,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一次安全例会,每周组织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即查即改,安全员每日巡视,并填写巡视表。严格执行游客安检制度,确保游园秩序。
四是确保网络安全做好保密工作。开展网络安全和保密检查,对官网漏洞进行修补,关闭长期未用的内部办公系统,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强化故居微信群管理,落实各群主的管理责任。
五是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和文物资料征集工作。完成故居馆藏7件一级文物信息完善及一级文物的修复和预防性保护方案及经费审批;完成1盏残破较严重的文物宫灯修复工作,并协商故宫为故居免费提供存放宫灯囊匣;为配合地下库房防渗漏修缮工程的施工,完成文物、藏品和资料的移库工作;做好文物仿制合同签订、生平展厅及文物库房消杀灭虫、轿车熏蒸杀虫、原状陈列日常保养、文物库房整理、补录、文物回库等工作。征集辛亥革命元老廖仲恺外孙女李湄女士捐赠的1969年3月17日宋庆龄致廖梦醒的文物信件1封。征集爱泼斯坦夫人黄浣碧女士捐赠文物、文物资料共计35件套,文物资料和礼物共计 9件套。